Coming Soon最新博格

「運動份子」系列是由Coming Soon自2005年製作,藉影片到不同單位播放分享,希望以社區電影(Community Film)形式分享,與觀影者直接交流對社會運動及拍攝紀錄片的想法。2009年11月中,我們建立了新博格,歡迎瀏覽:http://comingsoonhk.wordpress.com/

2009年5月17日 星期日

馬泰拍攝之旅 (三) – 與書有緣(上)

我們都喜歡在旅行中逛書店和圖書館。
因為與有書緣吧,儘管這不是書店之旅,而是拍攝行程,我們亦能在吉隆坡的三個晚上,到了三間書店。還與一位新書友留下連絡;在清邁也到了舊城區的二手書店和大學圖書館,發現了不少好書。人生歷程不同,我們對書種的感應也不一樣。江瓊珠喜歡繪本,所以才找阿高繪畫《組織這麼說》場刊,同遊目睹她對繪本喜愛的程度。每逢進入書店,她率先走向童話繪本的書堆尋寶。給她發現可愛的本子,她表現雀躍非常,由心底發出欣賞的笑容特別燦爛。

旅程前夕,我在圖書館找馬來西亞的旅遊書和文學書,始發覺香港少有關於馬來亞的書籍,即使是旅遊指南也是很少,遊記和地誌之類更不用說。到過灣仔馬來西亞駐港觀光局,也只有tour package的資料供索取,但詳細資料則欠奉。幸而,江瓊珠著我先看《季候風相會的土地上:馬來亞人民歷史》和《馬來亞左翼運動史》兩本書。前者是關於馬來亞的歷史漫畫書,後者是關於馬來亞共產黨的歷史書。有機會閱讀,我求之不得。此外,在網上也找到關於馬來亞文學和書店的資料,希望在餘暇時能到此一遊。去一個地方,看當地的著作和書店圖書館是最吸引我的。

紀伊國屋書屋Kinokuniya Book (吉隆坡)
位於地標雙子塔的KLCC商場內。雙子塔是由馬來西亞的國營石油公司Petronas興建的。但它壟斷全國燃油供應,曾於06年初,大幅調高燃油價格,影響許多人的生計。

座落這個大型的商場的紀伊國屋書屋,佔有兩層倘大的面積。是日本的海外分店。
下層大門直入,如同一般大型連鎮店風格,明亮整齊,分門別類。四眼張望,英美語書籍佔大比例,分類頗精細;其次是馬來文和華文書籍,按類陳列,台灣譯本較多。還有少不得是日文書刊,數量不少,多是生活家居叢書。上層以設計美術書刊為主,並設有咖啡室。

我在中文部看本地的文學書籍,網上所知馬來西亞的華文創作也很活躍。江瓊珠知我有此意,就推介黎紫書的作品,她的《山瘟》和《無朽不成書》也想看,但記得香港圖書館可以借閱。另外,《再苦也要去旅行》、《再窮也要去旅行》,作者黃愛琳以輕鬆筆意寫旅程經歷,清新翰輕盈的小品。










Backstreet Bookstore (清邁)
這是由一位愛爾蘭先生開設的書店,在清邁舊城區的一條街道中間位置,與對面旁邊的幾間二手書店相形成趣。因為各家店面都開揚,是不用經門口出入,這也合適炎熱的清邁,讓空氣流通吧。但Backstreet的不同在於,內有哲古華拉、昂山素姬的海報照片掛著,說是老闆喜愛的;另書種亦比隔壁書店更多,二手書味更濃。在店內拍照時,遇上一對美國夫婦Bob & Kim,他們已在清邁生活了九年,經常來這書店看書。他們說清邁最好的書店就在此。

江瓊珠再推介《煉金術士》The Alchemist和作者Paulo Coelho保羅‧科爾賀。他出生於巴西,「曾就讀於法學院,寫過流行歌,並受極權者迫害入獄;1980年一趟西班牙公路之旅,終於讓他悟得此生的職志,從而開始寫作。」(誠品好讀58期) 後來我才知道自己孤陋寡聞,這位被譽為當代影響世界的巴西作家,竟未曾有聽聞,更沒有閱讀其作品。

清邁大學圖書館(泰北)
步入校園區,一條大馬路直望遠方,摩托車、貨車和單車飛馳疾過。陽光直灑大道,照耀著中央圓庭的泰國幸福代表 – 大象、中象、小象。不同設計款式的象們朝向各方,甚至堆積成小山丘,彷彿在祝福師生眾生。我喜歡這樣的堆放。有些校園學院會放著雕塑一二件,例如城大的四不像、演藝的朱銘「太極」系列,都是出自名家手筆。但今趟見到大中小象,沒有出處但明顥是有人用心安放於此,如此集體創作,而且是一種對象共同擁有的情感與想像,這種感覺倒是不錯。

用一遍大綠林來形容清邁大學亦是。這裡的建築物不高,有些更是泰國的特色建築,很美麗和平靜,建築樓彷彿在林中生長。灰白色的圖書館門外,江瓊珠決定不內進,因為她覺得不會有怎樣的驚喜,她倒想去看學生會。所以我用了30分鐘入內快速一覽。四層的圖書館,經過保安員入門,就有一個小佛壇,供人酌水潔淨身心,當真有學生虔敬靜心才進入館內。
頂層是Northern Thai Information Center,正在展覽泰文古籍,更展出一部Remington牌子的打字機。三樓分為Thai Books & Foreign Books,其中看到很多關於泰國和東南亞的森林農業書籍。二樓是期刊報紙和影印室。地下有新書展覽,最有趣是有兩本書籍,一本關於日本繪本書藝,另一本是由未來社出版的《現化農村…》,由塚本哲人編著。這圖書館更有一個特點,就是不時會見到泰王室的照片和專屬書櫃。
勿洞和平村(泰南)
同是書櫃,泰北清邁大學收藏的是皇室的書典;泰南勿洞和平村內小店收藏的是馬來西亞共產黨(馬共)史料回憶錄。除了今次拍攝對象張先生的「策略資訊研究中心」外,還會為馬共出版的是「21世紀出版社」。為何用「還會」?因為在馬來西亞,沒有學術研究自由。據知,如要探討評論關於馬共的資料,最可行是由國外學者做研究,然後發報於網上,再以網頁轉載方式發表文章,這樣繞大圈子,又不能自主做相關研究,所以馬共歷史近年被扭曲甚至消失。21世紀出版了很多黨員的回憶錄、訪談錄、小說。

Borders Bookstore (吉隆坡)
江瓊珠說,馬來西亞人像70年代的香港,經濟文化制度剛起步,人要從書本中汲取知識經驗,所以連美國大型連鎖書店Borders,也設分部在吉隆坡,而且還佔了大型商場時代廣場的三個樓層。我較喜歡個性化的小書店,對全球跨國書店沒有好感,但聽了這分析後,不由不去見識。到達商場後我們左問右找,為何只有一層?我們不信邪,行來行去,真的,就只剩一層,通往的上、下兩層已變成服裝店、影碟店、電腦店。我們推測是金融海嘯的衝擊,令書店縮水變得一層。

一層就一層吧,也找到些不錯的英文書,例如: “Hungry City – How Food Shapes Our City” Carolyn Steel、 “The Body Project” Jacobs Brumberg (301.431 BRU)、 “Who Cooked the Last Supper?” (396.9 MIL) Rusalind Miles,但我沒有買,因為銀根短缺,也希望搏一搏在香港的圖書館找到,後兩本果真有呢,括號內的是香港公共圖書館的編號。

大將書行Mentor Bookstore (吉隆坡)
由張先生引路,他去的是了解書籍銷售情況,如果情勢不錯,還可以順道收錢。這書店於99年創辦,志為開拓馬來西亞的華文出版事業。今年以「紙上風雲 讀領風騷」為題,舉辦大將出版社十周年慶 -- 10年書展、精選訂書、各類藝文活動。書店的書種雖不算多,但著重書寫本土、小說文學,而且書單比紀伊國屋和Borders親切許多。也許,還有是因為店員李小姐的關係。

話說我要找何乃健的《水稻與農業生態》,這書收錄了他在《農牧世界》撰寫的文章,以分析天災蟲害及人類行為對水稻造成的影響和防治措施等。今天香港的稻田甚少,但認同實踐有機自然農作的朋友也想必會種稻田,所以很想看此書,可是已售罄。本想也算吧,但李小姐四出幫忙查看,又積極想辦法幫忙解決。雖然問題仍是未能處理,但很開心認識了這位新朋友,因為她也是會去旅行看書店和圖書館。當我問她會否來港遊玩時,她說年底可能會去澳門,因為上次錯過了參觀路環圖書館。所以,我和江瓊珠在5月初到澳門拍攝時,特意到這圖書館一看,但也因假日未能內進,但單憑外表就確實迷人。她又知道阿麥書房、邊度有書等獨立書店。最後,就連江瓊珠也要留下聯絡給對方,歡迎她來港時找我們一起遊書館看書店。

08年末季的大將季刊,主題是「認識馬來西亞必讀的書」,列出推薦書目。前言的結語頗有玄外之音:「讀完這些書,我們就可以大聲說:國家,我了解你,我愛你;而你,了解我嗎?愛我嗎?」這令我想起讀書看戲聽歌,做什麼都好,是主動被動也好,也因要了解和相愛,對人如此,對國度亦然。

可能,因為這次馬泰拍攝的主角是一間出版社、一位出版人,所以我們與書的緣份早已埋下了,不論是刻意還是偶然。但有時,也會是事後才發現珍寶。這篇是位當地人速描馬來亞書店,簡介一些舊書店、獨立書店和大型書店,分析更具體,感覺也較細緻。希望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。
期待下次有緣細再看馬來亞的書之風景:http://blog.yam.com/ernestein/article/5788953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